武术是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最佳方法
中国武术是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一种重要方法。人们习武不仅是获得一种自卫防身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为养生强体,延展生命历程。武术在其发展进程中,受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导引、吐纳、行气等炼养方法与武术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武术养生学。中国古代人们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基础,也是生命的本质,是人寿夭折、强弱之本。
在武术中,气占有重要地位,气被视为武术的本根,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的神韵,均是气的演化与体现。武之主于气也。气论是武术的根本,是武术生命的精髓所在。在中国哲人眼中,世界构成的基础物质是气,所谓盖通天地,互古今,无非一气而已。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气的变化规律,即理载于气,认为人本身即由气构成。 庄子明确提出:人之生也,气之聚也。
气是人体内部精微细致的联系,谐调各脏器间的功能,因此生命的盛衰变化都是气作用的结果。人体气的质量好坏,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生命状态的优劣。养气炼气是武术养生的重要方法,武术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修炼,认为人是个小宇宙、天地自然是个大宇宙、人与宇宙自然是同构的。
在练功实践中以攻防动作为结构,以刚柔、动静、虚实、开合等为运动规律,以人身小天地来体察、探索世界之究竟,实现人体自我身心、内外和谐与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阴阳二气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运行,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和谐,是健康状态的基本表现,阴阳平衡、中和是历代医家、养生家推崇养生保健的总原则。把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互补、五行反馈、动态平衡、中庸和谐、整体把握等一些思维方法和基本理论渗透到武术之中,使武术运动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
中医理论中的天人相应观念强调武术要以心合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合神、使心、意、气、形、神相和谐于一整体。并要使人的身体与整个自然和谐,并与四季变化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