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收费标准、统一的培训管理、统一的教程模式、统一的培训质量! 追求视觉效果,请选择IE兼容模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搏击格斗 武术赛事 校园武术 八卦太极 武术器械 竞技套路 传统套路 武术知识
欢迎访问古武传承体育文化网!今天是   投诉建议零障碍
校园武术
传统武术进校园的目的与意义
2017年中国淮海第三届传统武术大...
江苏省第六届演武大会大马路小学代表...
徐州国际武术大赛,大马路小学获奖捷...
“校园武术”在大马路小学得以普及推...
大马路小学2016年淮海经济区武术...
大马路小学2015年淮海经济区武术...
徐州市全面推进武术进校园活动
徐州市全面启动武术进校园工程
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加快推进武术进...
运动造成的肌肉拉伤
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
运动损伤的介绍及表现特征
中国武术段位制
身备五弓腰如反弓
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身备五弓腰如反弓
发布时间:2013-12-27     类型:校园武术     浏览次数:3001  

 身备五弓 腰如反弓


     《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耍拳论》中“劲由脊发,膂力无限”。《习拳歌》中:“腰脊中正顶劲领,气遍周身任督行。” 

  历来太极拳家都非常强调腰脊的重要性,并有许精辟的论述。如《论五字妙诀》中“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用,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气往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

  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

  《耍拳论》中“劲由脊发,膂力无限”。《习拳歌》中:“腰脊中正顶劲领,气遍周身任督行。”等等。总之,腰脊(里也指脊柱,腰部由5块腰椎,在体表腰胯上肋下的部分)在太极拳中非常重要。

  这里提出了“腰脊中正”的要求,而有的太极拳学派要求“塌腰翻(泛)臀”,使腰椎内收下沉,向下塌住劲,臀部向后翻起。其结果是人为的增的腰椎凸,很不利于脊柱的健康。这两不同的形态,“腰脊中正”符合生理结构、武技力学及自然规律。

  腰脊中正在健身方面的作用

  拳论说:“脊骨要挺则力达四梢,气鼓全身。”表明腰脊中正在利于气血畅通。脊柱是脊髓神经所在部位,是中医所说督脉通行的部位,督脉下起骶骨尾部中央长强穴,沿督脉上行至颈部背面的大椎穴。

  而腧穴也都在背部,腧穴是人身气血的总汇,脏腑精气由腧穴而相互贯通。太极拳对脊柱的正确锻炼能促使经络气血畅通,增强体质。腰部只有五块腰椎及肌肉支撑,在人体结构上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人体站立和劳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旋转应力。

  加上成年后椎间盘发生退变,弹性降低,一旦腰部活动范围过大,或负荷增大时,极易造成椎间盘纤维环受到挤压而破裂,刺激与压迫相应部位的神经,引起腰腿痛及一系列症状。

  因此腰脊正直,使椎体关节间隙均匀,受力均衡,并能使上部所受重力迅速下传,不使腰部受力过重,而对腰椎产生冲击,从而避免腰部受到损伤和通过脊椎对大脑产生的不良影响。

  拳论中说:“提起臀部,气贯四梢,两腿缭绕,臀气相交。”中医理论认为,经脉汇于会阴,裹臀不但有利于身体平衡,也利于经脉的畅通及内气的传承疏导。

  腰脊中正的调整方法及意义

  1、虚领顶劲:在行功走架或站行坐卧时,下颏微内收,竖颈顺项,不可低头仰面。头顶百会穴似有一线轻轻上提,谓虚领顶劲(或称顶头悬,悬顶,提顶)。颈不可僵硬,也不可软塌,自然竖直。脊髓、血管、气管等汇集颈部,颈部端正,气血、神意上通下达。颈部端正使顶劲领起,则周身轻灵。

  正确的方法可使颈椎及颈部肌肉得到较好锻炼,对防治颈椎病有很好的作用。颈直头则正,头正则气血畅通,头脑清醒,对外界遇到的情况变化及各种信息汇集大脑后迅速加工处理,及时准确作出判断,并发出信号,使身体各部协调配合,动作稳健准确。

  2、含胸拔背:心窝微收,胸部内含,能使脊背上拔,使胸椎中正,气贴脊背。不可挺胸或凹胸。含胸拔背,可相对增加胸腔容积,使肺活量增加,使呼吸深缓顺畅。肩部锁骨关节肌肉群放松,两肩略向内扣,有利于做到含胸,使前胸成圆,胸部成蓄势。

  3、松胯裹臀:两侧胯窝放松,臀部肌肉向下松垂,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使尾骨微向前移,有向上托住丹田之意,使丹田气灌于四梢。臀部垂、敛、提和胸部微内含、脊背上拔合而为用,可以使腰前凸减弱或消失。

  并使胸横膈向下运动,使腹部获得充实圆满的感觉,有助于气沉丹田。太极拳的屈伸开合运动,使腹部肌肉张驰,横膈上下运动,使肺部充分收缩与扩张,呼吸自然深长,并可使腹腔脏器得到一种轻微按摩,有助胃肠功能的增强与恢复。

  太极拳有神奇的健身功能,是因为它的每一个要领,都遵循了人体的自然生理。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均不可有偏颇强硬之弊。如果违背了人的自然生理程序,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对身体不惟有益,甚至有害。望学者详察!

 
 
声明:本站的文章和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侵权请告知! 古武传承体育文化网  版权所有  区域:徐州市、县武术连锁培训中心  电话:18952140507 本站图文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欢迎名家介绍投稿 Copyright©  苏ICP备2025154976号 邮箱:xzwszx@126.com   武术培训联盟打造最专业的武术信息平台!
微信号:xzwszx 网站制作、技术支持:徐州信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8626048997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389号